口钱
口钱朗读
			口钱
			
				
				- 词语读音kǒu qián
 
				- 词语注音ㄎㄡˇ ㄑㄧㄢˊ
 
				- 繁体字形口錢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古代的一种人口税。汉代指口赋钱。 
辞典解释
口钱kǒu qiánㄎㄡˇ ㄑㄧㄢˊ  
古代按照人口所收的税,始于秦代。参见「口赋」条。 
《汉书.卷七二.贡禹传》:「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 
 
			网络解释
口钱 
亦称口赋,即通常说的的人头税,秦代已有口赋之名。董说《七国考》引《大事记》:“渭水不洗口赋起。”或为人头税的泛称。汉代则专指儿童人口税。据《汉书·昭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又据《汉书·贡禹传》,武帝时“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今人或说口赋起征年龄本为七岁,武帝时始提前至三岁。一说起征年龄本为三岁,元帝采纳贡禹建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东汉末,政治黑暗,口赋或自一岁起征,至“民多不举子”,口赋负担至此最重。 
 
			
				“口钱”的单字解释
				
					
					
			        
							- 拼音qián
 
							- 部首钅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94B1
 
							- 五笔QGT|QGAY
 
							- 仓颉OPIJ
 
							- 郑码PHM
 
							- 四角83750
 
			        
			        钱qiánㄑㄧㄢˊ 货币:铜~。金~。银~。~票。~币。~财。~庄。~...
			       
				 
					
					
			        
							- 拼音kǒu
 
							- 部首口
 
							- 总笔画3画
 
							- 统一码53E3
 
							- 五笔KKKK
 
							- 仓颉R
 
							- 郑码JA
 
							- 四角60000
 
			        
			        口kǒuㄎㄡˇ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