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口
课口朗读
			课口
			
				
				- 词语读音kè kǒu
 
				- 词语注音ㄎㄜˋ ㄎㄡˇ
 
				- 繁体字形課口
 
				
			 
			
			网络解释
课口 
课口亦名“课丁”,唐至元代纳税服役丁口的名称。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规定: 男女始生者为黄,4岁为小,16岁为 中,21岁为丁,60岁为老。天宝三年 (公元 744年)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成丁。 凡民成丁,必须担负课役,称为课口。《新唐书·食货志》:“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若老及男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不课。 “天宝十四年(公元753年)不课户占三分之一,乾元三年 (公元760年) 几乎占到三分之二。负担全落在课户身上。金、元亦有课丁、课户。《续通典·卷七》: “金制以民户内有物力者为课役户,无者为不课役户。“元课税仍依据丁口,而以户为单位。 太宗八年 (公元1236年) 规定: 民户成丁即课税,每丁岁科粟1石,驱丁5升。至元十七年 (公元1280年) 规定: 全科户,丁税每丁粟3石,驱丁粟1石。 
 
			
				“课口”的单字解释
				
					
					
			        
							- 拼音kǒu
 
							- 部首口
 
							- 总笔画3画
 
							- 统一码53E3
 
							- 五笔KKKK
 
							- 仓颉R
 
							- 郑码JA
 
							- 四角60000
 
			        
			        口kǒuㄎㄡˇ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
			       
				 
					
					
			        
							- 拼音kè
 
							- 部首讠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8BFE
 
							- 五笔YJSY
 
							- 仓颉IVWD
 
							- 郑码SKF
 
							- 四角36794
 
			        
			        课kèㄎㄜˋ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