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籠
邛籠朗读
			邛籠
			
				
				- 词语读音qióng lóng
 
				- 词语注音ㄑㄩㄥˊ ㄌㄨㄥˊ
 
				- 繁体字形邛笼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也称“碉楼”。羌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四川茂县。一般平面呈四方形,用石块砌造。分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有门,层与层之间有独木梯上下。外形雄伟,建造坚固,最多达十三至十四层,高30余米,具有居住和防卫等用途。 
			网络解释
邛笼 
邛笼,汉语词汇,指的是碉楼,是羌族的传统民居。 
 
			
				“邛籠”的单字解释
				
					
					
			        
							- 拼音qióng
 
							- 部首阝
 
							- 总笔画5画
 
							- 统一码909B
 
							- 五笔ABH
 
							- 仓颉MNL
 
							- 郑码BIY
 
							- 四角17127
 
			        
			        邛qióngㄑㄩㄥˊ 〔~崃〕a.地名,在中国四川省;b.山名,在中国...
			       
				 
					
					
			        
							- 拼音lóng
 
							- 部首竹
 
							- 总笔画23画
 
							- 统一码7C60
 
							- 五笔TUED
 
							- 仓颉HYBP
 
							- 郑码MSI
 
							- 四角88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