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辞网: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
汉辞网logo
今天是:

庐的组词

庐字的常见组词有:灊庐、苫庐、班生庐、野庐、飞庐、雪庐、佛庐、稻庐、敝庐、承明庐、殿庐、犊庐、瓜庐、蒋生庐、野庐氏、瓜牛庐、寝庐、屋庐、斋庐、精庐、倚庐、宫庐、梓庐、别庐、宿庐、陋庐、区庐、神庐、蓬庐、轼庐、吾庐、顾庐、班氏庐、蒿庐、园庐、狭庐、诸葛庐、周庐、冢庐、直庐、毡庐、寓庐、玉庐、学庐、玄庐、蜗庐、蜗牛庐、温庐、田庐、室庐、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庐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广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5E90
  • 五笔YYNE|OYNE
  • 仓颉IHS
  • 郑码TGWM
  • 四角00207

庐lúㄌㄨˊ 房舍:茅~。~墓(a.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

含有庐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班氏庐 班氏庐 班氏庐指称隐者之居。其典故出自《昭明文选》卷二十六晋·陶渊明(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充庐 充庐 充庐是汉语词汇,拼音为chōng lú,注音:ㄔㄨㄙ ㄌㄨˊ,意思是犹充朝。
直庐 直庐 直庐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旧时侍臣值宿之处。
庐屋 小屋。
野庐氏 野庐氏 官名。《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野庐氏,设下士六人及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掌从国都通达四畿的道路,使之畅通,并接待保护宾客,查禁沿路犯法与可疑之人
庐舍 庐舍 庐舍:网络用语 庐舍:汉语词语 庐舍 (汉语词语)(1).房屋,住宅。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宋 苏洵 《田制》:“塞谿壑,平涧谷,夷丘陵,破坟墓,坏庐舍,徙城郭,易疆壠。” 清 唐甄 《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 郭沫若 《游闵行》诗:“万家庐舍联霄汉,田野工场冒远烟。” (2).建于墓侧之守丧小屋。 《周礼·天
班生庐 班生庐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晋·陶渊明(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庐落 庐落 庐落,读音是lú luò,意思是庐舍,房舍,也指庐帐,毡帐。
犊庐 犊庐 犊庐,是一个汉语词,谦称己宅。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第宅》
地庐 地庐 大地 《文选·左思魏都赋》:“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地庐惊。” 李周翰 注:“嘈声起,如振动雷霆,骇惊天地
庐岳 庐岳 前蜀 韦庄 《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诗:“远自 稽山 游 楚 泽,又从 庐岳 去 闽 川。” 宋 梅尧臣 《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诗:“稳去先应望 庐岳 ,暂来谁复见 龙泉 。”
庐寝 庐寝 古人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 《后汉书·韦彪传》:“ 彪 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参见“ 庐墓 ”。
墓庐 墓庐 墓庐,译为墓旁之屋,出自刘基 《陈司户墓志铭》。
狭庐 狭庐 狭小简陋的房屋 狭庐(狭庐) 《淮南子·说林训》:“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非患无旃罽橘柚,患无狭庐糠糟也。”
井庐 井庐 井庐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通典·食货四》:“因井庐以定赋税。” 2.泛指邻里;乡里。 南朝 宋 鲍照 《皇孙诞育上表》:“台禁称祉,井庐相贺。” 钱振伦 注:“《左传》:‘庐井有伍’。” 清 恽敬 《新喻东门漕仓记》:“邻长、里宰、酇长、鄙师,即同井庐以行相推择者,故下之俗易达于上,上之风易究于下。”
庐剧
瓜牛庐 瓜牛庐 guā niú lú 瓜牛庐(瓜牛庐) 形似蜗牛壳的小圆舍。泛指简陋的居处。《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牍之迹,动见模楷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魏略》云:‘ 焦先 及 杨沛 ,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 先 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宋 陆游 《题舍壁》诗:“身寄瓜牛庐,手持科斗书。”亦省作“ 瓜庐 ”。 宋 辛弃疾 《卜算子·漫兴》词:“夜雨醉瓜庐,春水行
蓬庐 蓬庐 蓬庐,是汉语词语。 拼音是 péng lú, 泛指简陋的房屋。
庐霍 庐霍 庐霍,中文拼音为lú huò,庐山和霍山的并称。
庐山 庐山 (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

含有庐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草庐三顾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庐山真面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倚人庐下 指依靠别人生活。
不识庐山真面目 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茅庐三顾 见“草庐三顾”
庐山面目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三顾草庐 见“草庐三顾”。
三顾茅庐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庐山真面目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庐山的真实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倚庐之望 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2025 汉辞网HANCIW.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7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