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辞网: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
汉辞网logo
今天是:

橘的组词

橘字的常见组词有:橘顆、橘河、夏橘、綠橘、陸績懷橘、橘餅、千頭橘、橘紅、橘中樂、橘餠、橘化為枳、壺橘、橘中戲、橘監、橘化爲枳、淮橘爲枳、橘黴素、淮橘為枳、黃橘、陸氏橘、鄧橘、凍橘、變橘、橘葉、橘實、橘頌、懷橘、棖橘、橘黃、千頭橘奴、橙黃橘綠、橙橘戶、霜橘、塌橘、榻橘、冻橘、陸績橘、福橘、壶橘、橘絡、绿橘、越橘、蜜橘、盧橘、漳橘、油橘、香橘、朱橘、沙橘、山橘、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橘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6画
  • 统一码6A58
  • 五笔SCBK|SCNK
  • 仓颉DNHB
  • 郑码FXML
  • 四角47927

橘júㄐㄩˊ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

含有橘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橘官 橘官 (汉代所置官名)橘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ú guān,是指汉代所置官名,主贡御橘。
橘子洲 见“橘洲 ”。
沙橘 沙橘 沙橘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ā jú,意思是橘树的一种。其果实小而甜。也指这种橘树的果实。
橘核 橘核 橘核,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收集,洗净,晒干。
橘颗 橘树的果实。
千頭橘奴 辞典解释千头橘奴qiān tóu jú nú 李衡植橘树千株以养家,并称橘为奴。见《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遂以千头橘奴为橘的代称,亦指用以维持家计的些许产业。
千頭橘 千头橘 1.千棵柑橘树。 橘 : 橘 jú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橘红。橘络。橘黄。
橘頌 橘颂 (橘颂)《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
緑橘 1.橘的一种。皮色青绿,比一般柑橘小,早熟。
金橘 金橘 (植物)金橘(学名: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 Swingle),又称金桔,为芸香科金橘属常绿灌木。树高3米以内,叶质厚,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顶端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叶柄长达1.2厘米,翼叶甚窄。单花或2-3花簇生;花梗长3-5毫米;子房椭圆形,花柱细长,通常为子房长的1.5倍,柱头稍增大。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橙黄至橙红色,果皮味甜;种子卵形,子叶及胚均绿色,单胚或偶有多胚。花期3-5月,果期10-12月。 中国南方各地栽种,以
霜橘 霜橘 霜橘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uāngjú,意思是指橘子。
橘中叟 橘中叟 橘中叟,拼音是jú zhōng sǒu,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指善弈者、指隐于弈者。
橘顆 橘树的果实。
卢橘 卢橘 lj[loquat] 枇杷卢橘杨梅次第新。宋 苏轼《惠州一绝》
橘奴 橘奴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以橘奴为橘树或橘子的别称。
陸氏橘 陆氏橘 陆氏橘,典故名,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陆绩6岁时,在袁术处作客,塞在怀中三个橘子一事。陆绩回答袁术的话,表现了封建孝道,因此倍受赞誉。他被归入“二十四孝”。后因以陆氏橘为怀以遗母之物﹐作为孝亲之典。
變橘 《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地气然也”。后因以“变橘”比喻因环境不同而引起变化。
橘林 橘林 上海橘林文具是一家全台资企业,在台湾致力于制笔行业已有二十余年历史,自2003年迁入经济发达投资环境良好的上海松江九亭久富开发区。
棖橘 枨橘 枨橘指橙橘类的果品。
橘黄 橘黄 橘黄是一个汉语词语,一般指橘黄色,代表着令人着迷和热情,也指医者闲休之时。。

含有橘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南橘北枳 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橘化为枳 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
逾淮之橘 《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后以“逾淮之橘”比喻易地而变质的事物。
淮橘为枳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2025 汉辞网HANCIW.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7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