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的组词
檀字的常见组词有:綠檀槍、绿檀枪、檀郎謝女、檀欒、檀香爐、檀軸、檀妝、檀捨、檀來、檀脣、檀輿、檀箋、印度黃檀、檀臉、閻浮檀、檀郞、邏逤檀、檀煙、錦檀、檀雞、檀維、阿檀、白旃檀、宝檀、檀香山、牛头旃檀、逻檀、阎浮檀、紫檀、檀蕊、真檀、白檀、毚檀、檀暈妝、馬躍檀溪、速檀、逻逤檀、寶檀、眞檀、檀輪、牛頭旃檀、邏檀、沉檀、黃檀、靈檀、檀牀、檀龕、檀點、檀郞謝女、檀車、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檀字相关信息
- 拼音tán
- 部首木
- 总笔画17画
- 统一码6A80
- 五笔SYLG
- 仓颉DYWM
- 郑码FSKA
- 四角40916
檀tánㄊㄢˊ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浅绛
含有檀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檀主 |
檀主 檀主,佛家称施主。 |
閻浮檀 |
阎浮檀 阎浮檀,梵语。河名。檀,义译为河。 |
欃檀 |
欃檀 欃檀,檀木的别名。 《文选·司马相如》:“欃檀木兰,豫章女贞。” 郭璞 注引 孟康 曰:“欃檀,檀别名也。” |
檀香 |
檀香 (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 ):为檀香科檀香属植物的心材。常绿小乔木,高6~9米,具寄生根。分布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台湾亦有栽培。全年可采。檀香树被称为“黄金之树”,因为它全身几乎都是宝。采得后切成小段,除去边材(制造檀香器具时,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檀香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
檀美 |
檀美 檀美 擅美。专美,特有其美。檀,通“ 擅 ”。《梁书·明山宾传》:“﹝ 昭明太子 ﹞并贻诗曰:‘ 平仲 古称奇, 夷吾 昔檀美。’” |
速檀 |
1.阿拉伯文sultan的音译。今译作苏丹,意为君主或统治者。伊斯兰教国家或地区的统治者广泛使用这一称号。 |
檀弓 |
檀弓 (《礼记》篇名)《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一书,据徐坚《初学记》说,为戴圣根据其叔父戴德的《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所删定的,而《大戴礼记》又是根据东海后苍所撰《后氏曲台记》。一百八十五篇所删定。 后苍是汉宣帝时人,据此,《礼记》的成书最早是在汉宣帝的时代。但这只是就全书而言,若论其单篇,时代还要早。《汉书·艺文志》注说:《记》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隋书·经籍志》说:“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 |
阿檀 |
阿檀 阿檀(?~1975年),祖籍广东番禹。幼年住香港大屿山楞严堂,曾东渡日本求法,精通英文。19岁在镇江雨华寺出家。民国11年(1922年),接法镇江定福寺妙莲法师。民国13年,妙莲法师去世,继任定福寺住持。 1952年10月,南市区三昧寺改建为比丘尼道场,礼请阿檀法师。1953年5月,阿檀法师进寺,12月就任住持。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第一届理事,第二、三届常务理事。上海市佛教协会第三届副会长。上海市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 |
檀蕊 |
浅红色的花蕊。 |
真檀 |
真檀 真檀,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hēn tán,意思是香木名。 |
檀炷 |
檀炷 tán zhù 檀炷 燃着的檀香。 前蜀 杜光庭 《飞龙唐裔仆射受正一箓词》:“兰灯夜烛於九冥,檀炷晨飞於三境。” |
栴檀 |
栴檀 (梵名 candana,学名 sirium myrtifolium),为檀香科常绿乔木,产于印度、中国、泰国。檀香是极为常见的香料,经常做为东方庙宇焚香之用,及火葬时的高级燃材。 |
檀舆 |
檀舆 檀舆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án yú,意思是即檀车。参见“ 檀车 ”。 |
檀注 |
檀注 檀注,读音tán zhù,汉语词语,基本意思指胭脂、唇膏一类的化妆用品。 |
檀笺 |
檀笺 浅红色的纸 。 清 陈维崧词:“。” |
檀蘂 |
檀蘂 檀蘂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浅红色的花蕊。 |
檀妝 |
檀妆 檀妆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ánzhuāng,指浅红色的女子妆饰。 |
灵檀 |
灵檀 灵檀是汉语词汇,读音是líng tán,意思是灵台,心。 |
檀密 |
檀密 檀密,佛教语。谓布施真诚,周到。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 梁 太尉 临川 靖慧王 ,道契真如,心弘檀密。” |
檀轴 |
檀轴 檀轴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ánzhóu,指用檀香木做的画轴。 |
含有檀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 | 拼音/解释 |
檀郎谢女 |
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谢女: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代指才女。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