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辞网: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
汉辞网logo
今天是:

熙的组词

熙字的常见组词有:熙運、熙緝、榮熙、熙寧、熙華、熙國、緝熙、熙陽、輔熙、於熙、攘來熙往、熙熙皞皞、徐熙、恬熙、雍熙、熙績、熙顔、攘往熙來、諧熙、熙顏、熙來攘往、重熙、熙遊、樂熙熙、輯熙、太熙、熙鴻、孔祥熙、鸿熙、王熙鳳、民熙物洽、于熙、阜熙、昌熙、熙熙皥皥、孝熙、鴻熙、纯熙、純熙、驕熙、劉熙、熙載、淳熙閣帖、紹熙、豐熙、滋熙、怡熙、郭熙、重熙累績、熙融、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熙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4画
  • 统一码7199
  • 五笔AHKO
  • 仓颉SUF
  • 郑码HYU
  • 四角77331

熙xīㄒㄧˉ 光明。 兴起,兴盛。 和乐:~怡。~笑。 古同“禧”,福,吉祥。

含有熙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熙載 熙载 熙载,是汉语词语, 拼音xī zǎi , 意思是指弘扬功业。
民熙物洽 人民生活安乐,关系融洽。形容太平盛世。
熙顔 熙颜 熙颜(xī yán)犹悦颜。 晋 陆云 《大安二年夏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诗之五:“昌云垂天,凯风熙颜。”
熙国 熙国 词语解释 振兴国家。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体仁长物,御风熙国。”
熙來攘往 【解释】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示例】人们~地汇集在广场上。【近义词】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反义词】万籁俱寂、渺无人迹【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熙恞 熙恞 xī yí 熙恞 戏乐。 唐 元结 《说楚何惑王赋》:“臣何惑?王尚熙恞敷娱,日思未足。”
邕熙 邕熙 邕熙,出处《舞曲歌辞·大豫舞歌》。
純熙 纯熙 纯熙,读音chún xī,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为光明,多用于道德或品德。
熙熙 熙熙 熙熙,汉语词汇。 拼音:xī xī 释义:(1)温和欢乐的样子。 其余,则熙熙而乐。——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热闹的样子。 天下熙熙。——《史记·货殖列传》 笑语熙熙。——唐·李朝威《柳毅传》
鸿熙 鸿熙 鸿熙,读音是hóng xī,汉语词汇,解释为极其清明兴盛。
淳熙 淳熙 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6年。1173年(乾道九年)宋孝宗于圜丘祭祀,大赦天下,改次年(1174年)为淳熙元年。1189年(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光宗即位沿用,次年(1190年)改元为绍熙元年。
熙陽 和煦的阳光。
淳熙閣帖 辞典解释淳熙阁帖chún xī gé tiè 宋孝宗淳熙年间下诏,以内府所藏淳化阁帖重新刻石,称为「淳熙阁帖」。
鴻熙 鸿熙 鸿熙,读音是hóng xī,汉语词汇,解释为极其清明兴盛。
醇熙 醇熙 醇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ún xī,是指淳厚温和。
熙焰 熙焰 xī yàn 熙焰 犹烈焰。 南朝 宋 鲍照 《飞蛾赋》:“凌燋烟之浮景,赴熙焰之明光。”
熙朝 熙朝 熙朝,汉语词汇, 拼音:xī cháo, 释义:1、指兴盛的朝代。2.使王朝兴盛。
孝熙 孝熙 xiào xī 谓孝德光明盛美。《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大矣孝熙,四极爰轃。”《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隋太庙歌》:“孝熙严祖,师象敬宗,惟皇肃事,有来雝雝。” 宋 秦观 《代贺兴龙节表》:“昭哉嗣服,纘六圣之洪休;大矣孝熙,备三宫之至养。”《宋史·乐志七》:“舞具八佾,乐备六成。大矣孝熙,厉意专精。”
于熙 于熙 《于熙》是文音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含有熙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攘攘熙熙 喧嚷纷杂貌。
攘来熙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重熙累叶 同“重熙累洽”。
物阜民熙 阜:丰富;熙:吉祥。物产丰富,人民幸福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含哺:口含食物;鼓腹:手拍肚皮。口含食物,饱食挺腹。形容人过着安乐的生活
民熙物阜 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
重熙累绩 同“重熙累洽”。
重熙累洽 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重熙累盛 同“重熙累洽”。
攘往熙来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熙来攘往 熙、攘:喧闹、纷乱的样子。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熙熙攘攘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熙熙融融 亲爱和睦的样子。
熙熙壤壤 见“熙熙攘攘”。

©2025 汉辞网HANCIW.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7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