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的组词
硯字的常见组词有:貢硯、硯臺、傳婿硯、凍硯、玉硯、洮硯、筆墨紙硯、筆硯、傳壻硯、燒硯、設硯、龍尾硯、硯銘、風硯、硯璞、不親筆硯、宮硯、龍香硯、蚌硯、硯友、硯水滴兒、硯水壺兒、硯格、書硯、鏊硯、硯務、硯子塚、焚硯、楮墨筆硯、硯農、魚硯、魯硯、硯譜、同硯、紅絲硯、綠石硯、羅紋硯、銅雀硯、呂硯、枯硯、同硯席、筆刀硯城、硯務官、松花硯、螺溪硯、硯弟、硯磚、硯箋、磚硯、風字硯、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硯字相关信息
- 拼音yàn
- 部首石
- 总笔画12画
- 统一码786F
- 五笔DHQN
- 仓颉MRBUU
- 郑码GLR
- 四角16612
含有硯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硯史 |
辞典解释砚史yàn shǐ 书名。宋米芾撰,一卷。论历代制砚的变迁,及石的品质。于端石、歙石辨论甚详。 |
青鐵硯 |
青铁砚 ' |
蚌硯 |
1.亦作"蜯砚"。 2.见"蚌研"。 |
銅雀硯 |
铜雀砚 tóng què yànㄊㄨㄙˊ ㄑㄩㄝˋ ㄧㄢˋ 铜雀砚 从 三国 魏 铜雀台 遗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砚台。后遂为砚台的美称。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悄书斋树阴满窗,铜雀砚墨花轻漾。”亦省称“ 铜研 ”、“ 铜砚 ”。《北史·齐纪中·显祖文宣帝》:“四月,夜,禾生于 魏帝 铜研,旦长数寸,有穗。” 元 倪瓒 《走笔次陶蓬韵送叶参谋归金华》:“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 |
鐵硯磨穿 |
【解释】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
澄泥硯 |
澄泥砚 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澄泥砚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 |
筆墨紙硯 |
辞典解释笔墨纸砚bǐ mò zhǐ yàn 书房常备的笔、墨、纸、砚等文具。 清.洪升《长生殿.第十二出》:「启娘娘:纸、墨、笔、砚,已安排齐备了。」 也称为「文房四宝」、「文房四士」。 |
硯海 |
砚海 砚海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àn hǎi,基本意思是砚台。 |
魯硯 |
鲁砚 砚是中国传统的文书工具和雕刻工艺相结合的特有的艺术品,她体现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对传播民族文化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南唐始即把她和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山东是古齐鲁之邦,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所产砚石,品类繁多;琢砚工艺,代有发展,素有“齐笔鲁砚”之美誉。鲁砚,是山东各地所产砚种的总称,有十多种,并久负盛名。像红丝石、淄石、徐公石、田横石、尼山石、金星石、浮来山石、龟石、燕子石等砚品早在 |
淄州硯 |
山东省淄川县出产的石砚。 |
硯冰 |
砚冰 砚冰,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àn bīng,释义为砚水冻成的冰。 |
凹心硯 |
凹心砚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墨》:“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媒夹和为之,所以晋人多用凹心砚者,欲磨墨贮沈耳。” 【代表】晋书法家右军砚即是砚心内陷如潭,易于蓄墨的代表作。 |
金星硯 |
金星砚 金星砚是中国传统名砚,是一种有着很高观赏价值的文物性工艺品。以金星石为材料,磨制雕刻而成的,被誉称鲁砚之光,可与端砚相媲美。因金星砚石上有凤眼、金圈、金晕、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而得名金星砚,金星石产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刘庄乡岐山东坡,岐山寺附近,临沂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故里,传说王羲之偶得此石,爱不释手,磨制成砚,视为珍宝,故后人又称该石为羲之石,该砚为羲之砚,费 |
設硯 |
设砚 《文明小史》第十七回:“当下 姚文通 便问 胡中立 道:‘听说老同年近年设砚制造局内,这制造局乃是当年 李合肥 相国奏明创办的。’” |
木硯 |
木砚 木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ù yàn,基本意思是木制的砚台。 |
傳婿硯 |
一传世古砚名。 |
刷絲硯 |
刷丝砚 安徽歙县所产的石砚。以罗纹的粗细划分等级,石纹细密象刷丝一样的叫刷丝罗纹。参阅宋洪适《辨歙砚说》。 |
綠石硯 |
绿石砚 绿石砚是古砚名,出自文献《古玩指南·砚》。 |
柘硯 |
1.山东省泗水县柘沟产赤埴所造之砚。 |
金硯 |
金砚 两种释义1. 黄金制成的砚2. 砚的美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