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的词语大全
带俸字的常见词语有:俸糧、俸餘、學俸、俸戶、進俸、鶴俸、罰俸、奪俸、輟俸、俸銀、歲俸、俸賜、剋俸、俸貲、俸緞、祿俸、邊俸、俸鈔、俸積、乾俸、俸點、帶俸、斷俸、請俸、俸冊、減俸、資俸、俸絹、俸資、俸給、廩俸、辍俸、俸卹、俸滿、俸淺、關俸、一時俸、俸餉、俸請、辛俸、克俸、罚俸、賞俸、残俸、雙俸、停俸、俸緍、俸廩、俸祿、隺俸、还可以查询俸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俸字相关信息
含有俸的词语和解释
| 词语 | 解释 |
|---|---|
| 俸粟 | 犹俸米。支付官员俸禄的粟米。 |
| 月俸 | 月俸 月俸是指旧时官吏每月所得的俸钱、禄米。现指工作人员每月领的工资/薪水。 |
| 本俸 | 本俸 本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ěn fèng,指本来的薪棒。 |
| 祿俸 | 禄俸 禄俸,亦作“禄奉”,汉语词汇。 拼音:lù fèng 释义:俸给。 |
| 乾俸 | 干俸 gàn fèng 干俸(干俸) 干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在这里摆个摊,终不是事,不如到小号去,奉屈几时,就同干俸一般。” |
| 双俸 | 双俸 双俸是汉语词汇,拼音shuāng fèng,出自《清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
| 世俸 | 世俸 shì fèng ㄕㄧˋ ㄈㄥˋ 世俸 因承袭封爵而世代享有的俸禄。《红楼梦》第一○七回:“ 贾政 道:‘若是这两个世俸不动,外头还有些挪移;如今无可指称,谁肯接济?’” |
| 官俸 | 官俸 官俸是古代官员所得的薪金。 |
| 俸錢 | 俸钱 俸钱,汉语词语, 拼音 fèng qián, 释义:官吏所得的薪金。 |
| 俸工 | 俸工 俸工是汉语词汇,读音是fènggōng,指泛指官员和官役工的薪俸。 |
| 廪俸 | 廪俸 犹俸禄 《梁书·儒林传·严植之》:“ 植之 自疾后,便不受廪俸,妻子困乏。” |
| 食俸 | 食俸 shí fèng 1.亦作食奉。 2.享受俸禄。 |
| 殘俸 | 残俸 【拼音】cán fèng 【解释】1.谓微薄的俸禄。 谓微薄的俸禄。 宋 陆游 《力耕》诗:“力耕岁有一囷米,残俸月无三万钱。” 宋 陆游 《稻陂》诗:“年来残俸绝,所望在一熟。” |
| 俸余 | 俸余 俸禄所馀。《新唐书·冯元淑传》:“与奴仆日一食,马日一秣,所至不挈妻子,斥俸馀以给贫穷。” 宋 范成大 《廛居久不见山或劝作小楼以助登览》诗:“俸馀强弩末,家事空囊涩。” |
| 俸稍 | 俸稍 俸稍,是汉语词汇,注音是,词语解释是泛指作为俸禄的钱物。 |
| 俸賜 | 俸赐 fèng cì ㄈㄥˋ ㄘㄧˋ 俸赐(俸赐) 俸禄和所得的赏赐。《新唐书·食货志五》:“京司及州县皆有公廨田,供公私之费。其后以用度不足,京官有俸赐而已。” |
| 俸浅 | 俸浅 俸浅是汉语词汇,拼音fèng qiǎn,出自参见“ 俸深 ”。 |
| 俸米 | 俸米 fèng mǐ 俸米 旧时京官的俸禄,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元史·食货志四》:“ 至大 二年,诏随朝官员及军官等俸改给 至元 钞,而罢其俸米。”《明史·张辅传》:“寻命 辅 所受太师俸於 北京 仓支给。时百官俸米皆给於 南京 ,此盖特恩云。”《清通典·职官十八》:“凡在京文武各官降级革职留任者,其应得俸米仍照原品支领,以示体恤。” |
| 俸料 | 俸料 俸料,汉语词汇。 拼音:fèng liào 释义:唐 宋 官员除俸禄外,又给食料、厨料等(折成钱钞谓之料钱),二者合称“俸料”。 |
| 俸恤 | 俸恤 俸恤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官吏既给俸,又别给恤亲之禄。 |
| 俸餉 | 俸饷 俸饷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èng xiǎng,旧指官兵的俸禄和粮饷。 |
| 進俸 | 增加俸禄。 |
| 雙俸 | 双俸 双俸是汉语词汇,拼音shuāng fèng,出自《清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
| 俸銀 | 俸银 俸银,是汉语词汇, 拼音:fèng yín 释义:1、解释为支付官员俸禄的银两。2、指俸禄。 |
| 俸廪 | 俸廪 俸廪的拼音是fèng lǐn ,出自 《试笔·南唐砚》。意为俸金与禄米 |
| 俸戶 | 俸户 五代后汉及宋初为州县官及部分中级以上官员配置的负责将其俸禄中的实物转换为现钱的民户。又称回易料钱户、回易料钱俸户。选充俸户者,除两税外免除其他赋役。太平兴国元年(976)废。 |
| 断俸 | 断俸 断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uàn fèng,是指停发俸禄。 |
| 俸请 | 俸请 fèng qǐng 俸请(俸请) 犹俸赐。 元 杨瑀 《山居新语》卷一:“不言不语 张左丞 ,铺眉搧眼 董参政 ,也待学 魏徵 一般俸请。” |
| 邊俸 | 边俸 读音为biān fèng,注音为 ,释义为边地官员的俸禄。 |
| 俸給 | 俸给 俸给(俸给) 俸禄;薪金。《宋史·赵禼传》:“朝廷欲官其任事之酋,镌岁赐以为俸给。”《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内臣 王守忠 请节度使俸给,谏官 韩绛 力言不可。”《明史·食货志六》:“﹝ 洪武 ﹞二十八年,诏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 叶圣陶 《校长》:“现在 叔雅 家里颇优裕,微薄的俸给差不多皮裘的一根毛,增不了多少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