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的词语大全
带則字的常见词语有:遺則、眞則、課則、乾則、窮則思變、雖則、則時、大原則、極則、多則、獸困則噬、聖則、規則、貞則、風則、不平則鳴、可則、二則、無欲則剛、單則、閫則、細則、聞過則喜、則傚、遊戲規則、憲則、也則、變則、作則、賜則、訓則、八則、則子、真則、再則、不則、不見則聲、樂極則憂、稅則、辦事細則、則百、左則、祖則、小不忍則亂大謀、窮極則變、自用則小、鳥窮則啄、有物有則、制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还可以查询則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含有則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准則 | 准则 它是依道德之理所遵循的标准原则或是行为准则,顺应道德的准则是善,违逆道德的准则是恶,道德本身并无矛盾,而执行者在依道德之理执行准则时会产生冲突,详见准则矛盾。 |
則例 | 则例 则例,读音为zé l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依据法令或成案作为定例。 |
閫則 | 妇女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
武則天 | 辞典解释武则天wǔ zé tiān 人名。(西元624~705)名曌,唐文水人(今山西省文水县)。唐太宗时封为才人,赐号「武媚」,太宗崩后出家为尼。高宗立,复入宫,后立为皇后。高宗崩,临朝称制,旋废中宗,而自立为皇帝,改国号曰周。恣为淫虐,大杀唐宗室,然富于才略,善用人,故名相辈出。晚年朝政日非,被迫归政,中宗复位,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寻崩。谥「则天顺圣皇后」,世称为「武则天」。 也称为「武后」。英语 Wu Zetian (6 |
敢則是 | 敢则是 【释义】:1.亦作敢只是。亦作敢子是。 2.大概是;也许是。 3.肯定是;正是。 |
守則 | 守则 守则是指某一社会组织或行业的所有成员,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制定的行为准则,一般包括文明公约、爱国卫生公约、乡村公约。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准确性、可行性、通俗性。守则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多采用通篇分条式写法。守则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向所属成员发布的一种要求自觉遵守的约束性公文。 |
物不平則鳴 | 辞典解释物不平则鸣wù bù píng zé míng 物受到不平的待遇就会呼喊。 《红楼梦.第五八回》:「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他少亲失眷的在这里,没人照看,赚了他的钱,又作践他,如何怪得!」 |
公則 | 辞典解释公则gōng zé 共通的规则、条例。 如:「这已是一项不成文的公则,你不要执意去违抗它。」近义词通则,公例 |
則天 | 则天 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亦作武瞾、武照,本名不详,通称武则天或武后,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
則聲 | 则声 则声是汉语词语, 拼音:zé shēng 解释为作声, 出自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徐渊子词》。 |
本則 | 本则 本则,拼音běn zé,是一个汉语词语 1、指基本原则。 2、本身的规则。 例句:漩涡的本相本则是可以描述的。 【释义】: 本相,本身的面貌;本则,本身的规则。 |
則麽 | 辞典解释则么zé meㄗㄜˊ ˙ㄇㄜ 怎么。元.陈德和〈落梅风.穷东野〉曲:「待吟诗满前都是题,偏则么灞桥驴背?」也作「子么」、「子甚么」。 |
則劇孩兒 | 则剧孩儿 词语:则剧孩儿 [拼音]:zé jù hái ér [释义]: 1.宋代内宫为后妃奏乐的小女孩。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慈明》:“ 慈明太后 , 越 人也……时年十一二,尝置 宪圣 侧,宫中谓之则剧孩儿。”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杨太后》:“ 慈明 杨太后 养母善声伎……如 杭 ,或导之入 慈福宫 为乐部头。后方十岁,以为则剧孩儿。” |
水至淸則無魚 | |
諐則 | 諐则 諐则,读音为qiān zé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越轨。 |
二則 | 辞典解释二则èr zé 两条、两项。 如:「二则消息」、「二则新闻」。其次。 如:「一则是天雨,二则是事忙,所以我就没出去了。」再说、并且。 《红楼梦.第三一回》:「袭人知宝玉心内是不安稳的,待要不叫他伏侍,他又未必依,二则定要惊动别人,不如由他去罢。」 |
好問則裕 | 【解释】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出处】《尚书·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勤于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 |
楷則 | 法式,楷模。 |
學而優則仕 |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
原則 | |
安培定則 | 辞典解释安培定则ān péi dìng zé 决定直线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以右手握导线,拇指指电流方向,则其余各指所指的方向,即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 |
大原則 | 辞典解释大原则dà yuán zé 主要的准则、依据。 如:「为人处世应把握大原则,不能随波逐流。」 |
貽則 | 贻则 贻则,汉语词汇。 拼音:yí zé 释义:“贻则”指为后世留下典则。 |
九則 | 九则 九则,指九功的法则。《逸周书·大匡》有记载;二指九等。《楚辞·天问》有记载。 |
坤則 | 古指以柔顺为原则的妇女规范。 |
然則 | 然则 然则,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或“虽然如此,那么…” |
模態理則學 | 辞典解释模态理则学mó tài lǐ zé xué 理则学上指研究可能性和必然性之命题的理则学。 |
有典有則 | 辞典解释有典有则yǒu diǎn yǒu zé 有法典规则可依循。 唐.刘穆之〈洛州荥阳县头陀逸僧识法师上颂圣主中兴得贤令卢公清德文〉:「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
憲則 | 1.法则。 |
不平則鳴 | 【解释】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示例】“~”,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近义词】不平之鸣、鸣冤叫屈【反义词】忍气吞声、心平气和、称心如意【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遇到不平的事主持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