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的词语大全
带漕字的常见词语有:漕賦、鬧漕、漕穀、漕國、錢漕、漕費、轉漕、漕臺、漕糧、漕輓、漕贈、漕運司、戍漕、漕轉、歲漕、運漕、餉漕、漕闈、額漕、挽漕、漕務、總漕、总漕、漕薦、漕試、漕度、邊漕、漕計、漕標、減漕、徵漕、輓漕、水落歸漕、漕倉、漕貢、漕項、漕運、通漕、减漕、转漕、额漕、征漕、运漕、饷漕、岁漕、折漕、钱漕、闹漕、南漕、利漕渠、还可以查询漕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漕字相关信息
含有漕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漕转 | 漕转 漕转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áo zhuǎn,意思是古代对水运和车运的称谓。 |
漕司 | 漕司 又称转运使。宋代官职。赵匡胤分全国行政区为十三道,设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赵匡义又分全国为十五路,并强化职责,“经济挂帅”,以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悉皆委于转运使。到了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已增加到二十四路。所设衙门转运司亦称“漕司”,由此可见漕运职司之重。 |
漕耗 | 漕耗 漕耗,拼音是cáo hào,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于漕粮正税外向农民加收的折耗。 |
漕院 | 漕院 cáo yuàn 漕院 指管理漕务的官员。《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将日下山时候,典史接了漕院回来,只听得监中一片声唱曲猜枚,嚷做一团。” |
漕台 | 漕台 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 宋 洪迈 《夷坚支乙志·一明主簿》:“﹝ 刘策 ﹞时春秋已高,侍从中有矜其潦倒者,为移书漕台,得摄 松溪 主簿。”《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漕台请他喫饭,都是锁了舱门才去的。”《老残游记》第七回:“当年他老爷做过我们的漕台。” |
漕舟 | 漕舟 漕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áo zhōu,是指运漕粮的船。 |
漕費 | 漕费 漕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áo fèi,是指旧时在漕粮正税外,加收有关漕运的费用。 |
通漕 | 通漕 通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ōng cáo,谓开通漕运河道。 |
漕貢 | 漕贡 漕贡,拼音是cáo gò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漕试。 |
漕项 | 漕项 漕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áo xiànɡ,指明清在民户应纳漕粮正税外所征各项附加杂税的总称。 |
鬧漕 | 闹漕 指农民抵制官府征收漕粮的斗争 茅盾 《秋收》二:“稻场上的情形正和他( 老通宝 )亲身经过的 光绪 初年间的‘闹漕’一样。 |
漕卒 | 漕卒 漕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áo zú,是指运漕粮的士兵。 |
钱漕 | 钱漕 。因税米多漕运至京,故称。《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如今东南各省……均系财赋之区,钱粮釐税,岁入以数千万计。然而钱漕有积欠,釐金有中饱。”参见“ 钱粮 ”。 |
總漕 | 总漕 总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ǒng cáo ,是指明、 清时总管漕运的官。 |
漕平 | 漕平 漕平,旧时征收漕银的衡量标准。历代征收的漕粮,到清代改征白银。此衡量标准后为民间采用,但各地标准不一。 |
漕賦 | 漕赋 漕赋,拼音是cáo f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旧时的漕粮赋税。 |
漕闈 | 漕闱 漕闱(cáo wéi) 谓漕试试场。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八》:“一旦闻有北方豪俊,试于漕闱,有司安得不惊喜也。” |
漕贡 | 漕贡 漕贡,拼音是cáo gò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漕试。 |
漕運 | 漕运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 |
折漕 | 折漕 折漕亦称“漕折”。指明、清漕粮改折银两或其他实物。明代漕粮,向来纳米,称“漕米”,有时折征布匹或其他谷物以及货币。明宣德八年 (1433年),江南巡抚周忱奏定加耗米折征例,为漕粮改折之始。英宗正统元年 (1436年) 规定,可将一部分漕粮改折货币,每军以银100万两为额 (约合米麦400余万石)。孝宗弘治年间 (1488—1505) 更定折漕之制。万历 (1573—1619) 时折漕渐增,运京漕米大减。 |
漕截 | 漕截 漕截是汉语词语,拼音为cáo jié,解释为见漕赠。 |
漕船 | 漕船 漕船(cáo chuán),意思是用于漕运的船只。 |
漕路 | 漕路 漕路,拼音是cáo l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运输粮食的水路。 |
漕试 | 漕试 漕试是汉语词汇, 拼音是cáo shì, 释义:指贡举考试方式之一。 |
減漕 | 减漕 jiǎn cáo 减漕(减漕) 减少漕运。《汉书·昭帝纪》:“朕闵百姓未赡,前年减漕三百万石。” 颜师古 注:“减省转漕,所以休力役也。” |
征漕 | 征漕 示例: 康熙中,江南有徵漕之案,官吏伏法者数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
漕道 | 漕道 漕道,是汉语词汇,cáo dào,解释为即漕路。 |
运漕 | 运漕 运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yùn cáo,意思是谓由水路运粮。 |
漕庾 | 漕庾 《战国策·魏策一》:“粟粮漕庾,不下十万。” 鲍彪 注:“漕,水运。庾,水漕仓。” |
漕折 | 漕折 漕折 指漕粮改折银钞收纳。明正统元年规定,田赋自起运兑军外,其余可折收钱钞,粮四石折银一两。见《明史.食货志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