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辞网: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
汉辞网logo
今天是:

袒的词语大全

带袒字的常见词语有:肉袒面縛、袒蕩、袒縛、袒踴、肉袒負荊、肉袒牽羊、牽羊肉袒、補袒、袒護、兩袒、褊袒、袒幘、袒開、袒臂揮拳、偏袒扼腕、科頭袒體、袒衣、偏袒搤腕、膝袒、袒胸、袒免親、羞袒、肉袒衔璧、肉袒銜璧、免袒、倮袒、稽顙肉袒、鉤袒、袒謫、偏袒、左袒、右袒、徒袒、袒括、袒荡、袒割、袒踊、袒跣、袒帻、袒肩、袒服、袒肉、袒裘、袒哭、袒膊、袒褊、袒左、袒谪、袒臂、袒庇、还可以查询袒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袒字相关信息

含有袒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解释
稽顙肉袒 辞典解释稽颡肉袒qǐ sǎng ròu tǎn 叩首请罪。 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范蠡、文种乃稽颡肉袒,拜谢子胥,愿乞假道。」
徒袒 徒袒 徒袒,读音 tú tǎn,汉语词语,指赤脚露体。
袒踊 袒踊 袒左与跳踊。古代丧礼仪节 《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 ﹞袒而大哭”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袒亦如礼袒踊。”《隋书·地理志下》:“其死丧之纪,虽无被发袒踊,亦知号叫哭泣。”
肉袒 肉袒 《肉袒》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在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散袒 散袒 sàn tǎn 散袒 逍遥自在。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二折:“我几曾道是散袒悠悠?”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我如今跳出是非场,抹下了这功劳簿,只待要修仙辟谷,倒是俺散袒逍遥一愿足。”《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文王 听得此人是大孝之人:‘我与尔黄金十两,教养你老母;更放你七日散袒,你却来赴法。’”
倮袒 倮袒 倮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uǒ tǎn,是指裸露上身。
袒蕩 袒荡 袒荡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ǎndàng,指坦率,不做作。
袒臂 袒臂 袒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ǎn bì ,意思是袒衣露臂或者袒露右臂。
牵羊肉袒 见"牵羊"。
袒肩 袒肩 袒露右肩 唐 李华 《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 江 南律范,端严第一,衲衣袒肩,跣足行乞。”参见“ 袒服 ”。
袒帻 袒帻 tǎn zé 袒帻(袒帻) 谓头包发巾而不戴冠。《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成帝 鸿嘉 、 永始 之间,好为微行出游,选从期门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馀,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帻,带持刀剑。” 颜师古 注:“袒帻,不加上冠。”《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初到,敕令中黄门引入时,上在 宣德殿 南庑下袒帻坐。”
袒縛 袒缚 袒缚,汉语词汇,拼音tǎn fù,意思是肉袒面缚以示投降。
肉袒面縛 【解释】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出处】《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近义词】负荆请罪【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顺从投降
袒服 袒服 袒服,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ǎn fú,即僧却崎,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复肩掩腋衣。唐时亦称掩腋。
袒开 袒开 袒开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ǎn kāi ,意思是袒露解开。
袒右 袒右 (1).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标志。《仪礼·乡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遂” 唐 贾公彦 疏:“凡事无问吉凶,皆袒左……惟有受刑袒右。”参见“ 袒左 ”。
袒免 袒免 袒免,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袒衣免冠,出处是《唐律疏议》卷第十四。
袒肉 袒肉 tǎn ròu 袒肉 谓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祀时的一种表示。《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得祔,是生臣而安死母也;若此而不得,则臣请挽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辂,木乾鸟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
袒胸 辞典解释袒胸tǎn xiōng 露出胸部。 如:「每到夏天他就袒胸露背,一点也不雅观。」英语 to bare the breast
袒割 袒割 袒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ǎn ɡē,是指袒右膊而割切牲肉。
袒荡 袒荡 袒荡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ǎndàng,指坦率,不做作。
裸袒 裸袒 裸袒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luǒ tǎn,是指赤身露体。
袒跣 袒跣 袒跣,谓脱袜赤足。出自《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
肉袒衔璧 《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杜预注:“肉袒牵羊,示服为臣仆。”
袒幘 袒帻 tǎn zé 袒帻(袒帻) 谓头包发巾而不戴冠。《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成帝 鸿嘉 、 永始 之间,好为微行出游,选从期门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馀,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帻,带持刀剑。” 颜师古 注:“袒帻,不加上冠。”《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初到,敕令中黄门引入时,上在 宣德殿 南庑下袒帻坐。”
羞袒 羞袒 xiū tǎn 古时汗衣的别名,即贴身背心。《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诗》谓之泽,受汗泽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于袒而衣此耳。”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即今贴身小背心。”
兩袒 两袒 两袒,读音为liǎng tǎ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袒露双肩,谓女子兼适两夫家。
袒褊 袒褊 袒褊,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形容衣服袒露而狭小。
偏袒扼腕 辞典解释偏袒扼腕piān tǎn è wàn 形容愤慨不平的样子。《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也作「偏袒搤腕」。
袒膊 袒膊 tǎn bó 袒膊 1.袒露肩胛。《北齐书·文宣帝纪》:“帝露头袒膊,昼夜不息,行千馀里,唯食肉饮水,壮气弥厉。” 唐 周贺 《赠胡僧》诗:“背经来 汉 地,袒膊过冬天。”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薛淙》:“病僧又北行数里,遥见一女人,衣绯裙,跣足袒膊,被发而走,其疾如风。”

©2025 汉辞网HANCIW.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7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