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的词语大全
带銅字的常见词语有:靑銅器、銅磚、銅銲、銅爵臺、銅鏝、銅鏹、銅馬軍、銅權、銅聲響器、銅錢、銅頭鐵額、鐵壁銅牆、銅舖、銅鼓釵、銅錘、銅絲、銅心鐵膽、銅匠、銅鍊、鋀銅、贖銅、軒帝銅、銅幣、銅爵樓、銅阬、銅臺、銅鑄鐵澆、銅龍門、蓮銅、烏銅、銅盤、銅樓、鐵板銅弦、罰銅、銅靑、銅斗家計、銅蕩、銅關、銅龍、紙銅錢、銅版紙、自然銅、鐵打銅鑄、鑄銅、銅打鐵鑄、銅鳳、銅澆鐵鑄、銅面、銅龠尺、銅管、还可以查询銅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含有銅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銅觜 | 铜觜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鹭鸶》:“京师夏间竞养铜觜,至九月多死。”《宣和画谱·黄居采》:“桃竹铜觜图一。”《宣和画谱·赵昌》:“芙蓉铜觜图一。” |
銅渾 | 1.见"铜浑仪"。 |
燋銅 | 燋铜 燋铜,意为含燋毒之铜。 |
銅儀 | 铜仪 tóng yí ㄊㄨㄙˊ ㄧˊ 铜仪 指铜制的候风地动仪。《后汉书·顺帝纪》:“﹝ 阳嘉 元年﹞秋七月,史官始作候风地动铜仪。” 李贤 注:“时 张衡 为太史令,作之。”《后汉书·天文志上》“以显天戒” 刘昭 注引 汉 蔡邕 《表志》:“言天体者有三家……唯《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台铜仪,则其法也。立八尺圆体之度,而具天地之象,以正黄道,以察发歛,以行日月,以步五纬。” |
銅輦 | 铜辇 2.借指太子。 唐 李贺 《还自会稽歌》:“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
銅宅 | 铜宅 tóng zhái ㄊㄨㄙˊ ㄓㄞˊ 铜宅 用铜作部分建筑材料的宅舍。《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其有辄造寺舍者,皆依不承用诏书律,铜宅林苑,悉没入官。” |
膽銅 | 胆铜 胆铜是指我国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种铜合金。因所用为胆矾水,故称;因亦称此法为胆铜法。 |
銅牆鐵壁 | 【解释】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楔子:“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示例】宋江自引了前部人马,转过独龙岗后面来看祝家庄时,后面都是~,把得严整。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八回【近义词】森严壁垒、牢不可破【反义词】不堪一击、无坚不摧【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銅記 | 铜记 铜记,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铜制的印记。 |
銅氨絲 | 铜氨丝 铜氨丝是从纯天然植物纤维中提炼出的一种可自然降解的全新绿色环保再生纤维素纤维,不污染环境,是赶超世界潮流的绿色环保纺织品。 铜氨丝属于是人造丝的范畴当中,是用上等的木浆、棉短绒浆粕为原料,溶解在由铜四氨氢氧化物{Cu(NH3)4COH2}组成的铜络合盐溶液的铜氨溶液中制成纺丝溶液,经混和过滤和脱泡后纺丝。以水为凝固浴,水法成形是在“漏斗纺丝”。然后通过酸浴将纤维素完全再生,再水洗、上油、干燥而成铜氨人造丝。 根据实 |
銅表 | 铜表 现代意义上的主要有两种 其一,用于测量日影的仪器; 其二,用于测量水质中含铜量的表,主要见于环保化工等行业。 以下按照此二种含义介绍一下 |
銅壺 | 铜壶 铜壶是铜制的铜质器皿,既是酒器,也是盛水器,用于烧水;汉代还作为量器。 根据材质分,铜壶可以分为,紫铜壶,黄铜壶,白铜壶,其中紫铜壶质量最好,铜的含量更高,更纯,更易于保养。 根据工艺分,可以分为手工铜壶和铸造铜壶。 |
銅馬 | 铜马 铜马工艺品,铜马工艺品其实造型也很多,但是,也因为造型很多,无法为大家描述铜马工艺品的各个造型,但是,我们可以为大家介绍铜马工艺品的铸造材料。既然是铜马,肯定是铜材是铸造,但是,铜材分别有青铜,黄铜,也可以用纯铜 |
銅律 | 铜律 铜律拼音是tóng lǜ,注音是ㄊㄨㄙˊ ㄌㄩˋ,释义是铜制的定音、候气的仪器。 |
落銅 | 落铜 落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uò tóng,犹落钞。 |
銅管樂 | 铜管乐 铜管乐器是一种将气流吹进吹嘴之后,造成嘴唇振动的乐器,也被称为“labrosones”,字面上的意思是“嘴唇振动的乐器”(Baines, 1993)。要在铜管乐器上改变音高需要:一、压下按键或使用滑管改变管子的长度,二、演奏者所吹出的气流改变嘴唇的振动频率。 |
銅鼓釵 | 铜鼓钗 铜鼓钗,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叩击铜鼓的大型金银钗。 |
寒銅 | 寒铜 唐 孟郊 《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二:“玄发不知白,晓入寒铜觉。” |
銅簧 | 铜簧 铜簧:乐器零件 铜簧:导电铜簧 |
鐵綽銅琶 | 【解释】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板铜琶”。 |
銅圍 | 铜围 tóng wéi ㄊㄨㄙˊ ㄨㄟˊ 铜围 谓坚固的围墙。 南朝 梁简文帝 《神山寺碑》:“虽铁界铜围,如影如幻。” |
鑿井得銅奴得翁 | 凿井得铜奴得翁 凿井得铜奴得翁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áo jǐnɡ dé tónɡ nú dé wēnɡ,谓事出偶然,意外巧合。 |
銅蠡 | 铜蠡 即“铺首”。衔门环的铜制螺形底座。相传春秋时,公输班见水中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开,遂象之立于门户。 |
贖銅 | 赎铜 赎铜,读音为shú tó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交纳铜钱抵销过失。 |
沙模兒銅錢 | 沙模儿铜钱 沙模儿铜钱ㄕㄚㄇㄛˊㄦˊㄊㄨㄥˊㄑㄧㄢˊ 即沙钱。《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手冷如钳,脚冷如砖。似这般百病,直不得两个沙模儿铜钱。”参见“ 沙钱 ”。 |
靑銅海 | |
銅爨 | 铜爨 铜制的炊具。 |
銅魚符 | 铜鱼符 铜制的鱼形符信。古代官员用以证明身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 |
銅繡 | 铜绣 谓用铜嵌砌的纹彩。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西录》:“其下大石当路,色逾铜绣。” |
銅羽 | 铜羽 tóng yǔ ㄊㄨㄙˊ ㄧㄩˇ 铜羽(铜羽) 即铜乌。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陈熙晋 笺注:“ 郭延生 《述征记》曰: 长安 宫南有灵台,高十五仞,上有浑仪, 张衡 所制。又有相风铜乌,遇风乃动。一曰: 长安 灵台,上有相风灵台,千里风至,此乌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