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辞网: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
汉辞网logo
今天是:

麋的词语大全

带麋字的常见词语有:麋壽、麋鹿遊、麋費、麋膚、麋蕪、麋沸蟻動、麋爛、麋軀、麋滅、麋鹿游於朝、麋鹿志、麋鹿之性、麋質、麋銜、侶魚蝦而友麋鹿、麋惑、揚麋、鬚麋、麋臺、麋臡、鶬麋、麋碎、麋論、麋麑、麋躯、麋散、麋耗、麋舌、麋畯、麋粥、麋鹿游于朝、麋衔、麋聚、麋集、斋麋、麋鸟、麋烂、姑蘇麋鹿、麋脯、麋芜、麋鹿闲人、麋灭、麋台、麋沸、麋腥、麋膏、麋鬻、鬢麋、麋灼、麋腊、还可以查询麋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麋字相关信息

含有麋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解释
麋鹿游 麋鹿游 麋鹿游是从古代沿用的一个词汇,以麋鹿游比喻繁华之地变为荒凉之所,暗示国家沦亡。
麋鹿 麋鹿 (哺乳动物)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
鬚麋 见"须眉"。
麋沸蟻動 【解释】比喻社会秩序很乱。【出处】《淮志子·兵略训》:“天下为之麋沸蚁动,云彻席卷。”
哺麋
麋腥 麋腥 麋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í xīng ,是指麋的生肉。
麋苑 麋苑 麋苑,读音mí yuàn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饲养麋鹿的苑囿。
麋論 麋论 麋论,读音mí lùn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包括;统摄。
麋鳥 麋鸟 麋鸟,拼音是mí niǎo,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鸟名。
麋鬻 麋鬻 麋鬻,读音mí yù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同“ 麋粥 ”。 麋,通“ 糜 ”。
麋麑 麋麑 麋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í ní,基本意思是小麋。
麋灭 麋灭 mí miè 麋灭 腐烂消灭。 三国 魏 曹植 《吁嗟篇》:“愿为林中草,秋随野火燔,麋灭岂不痛,愿与林叶连。”
麋臡 麋臡 麋臡是汉语词汇,读音是míní,意思是带骨的麋肉酱。
麋躯 麋躯 谓躯体糜烂。
麋惑 麋惑 麋惑,读音为mí huò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麋惑同迷惑。
麋畯 麋畯 麋畯是汉语词汇,拼音mí jùn,出自《后汉书·郡国志三》。
麋角 麋角 为鹿科动物麋鹿雄性(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 Edwards)的骨化角。每年春、冬二季雄麋鹿骨化的老角脱落后拾取,洗净,晾干。食物主要为草及水生植物。本种属我国特产种,清代已饲养于北京南苑,无野生,后被运至英国,我国绝迹。80年代末期由英国政府归还于我国,现饲养于北京和江苏两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每年两次换角,夏角6-7月生长,11-12月脱落,此后生出1对冬角,翌年3月后落角。味甘,性温,无毒。归肾经。
麋至 麋至 成群而来 清 二石生 《帝城花样·小桐传》:“一时 窦 霍 豪家, 五陵 游侠,荐绅贵介,过夏郎君,莫不麋至。”
野麋 野麋 野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ě mí,是指獐。
麋侯 麋侯 麋侯,读音为mí hòu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用麋皮制成的箭靶。
麋芜 麋芜 麋芜,拼音是mí wú,汉语词语,是香草名。
须麋 见"须眉"。
麋鹿志 麋鹿志 mí lù zhì ㄇㄧˊ ㄌㄨˋ ㄓㄧˋ 麋鹿志 隐逸之志。谓立志隐居山林,与麋鹿为伍。 唐 李白 《山人劝酒》诗:“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麋醢 麋醢 麋醢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麋肉制成的酱。
麋集 辞典解释麋集mí jí 如群居的麋鹿一样聚集在一起。 如:「示威的群众已麋集在广场了。」近义词鳞集﹑蚁集反义词星散
麋滅 麋灭 mí miè 麋灭 腐烂消灭。 三国 魏 曹植 《吁嗟篇》:“愿为林中草,秋随野火燔,麋灭岂不痛,愿与林叶连。”
姑苏麋鹿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淮南王)坐东宫,召伍被与谋,曰:‘将军上。’被怅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麋费 麋费 麋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í fèi,是指浪费。
麋肤 麋肤 麋肤,读音mí fū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熟的麋肉。
鬓麋 鬓麋 拼音:bìn mí 注音: 亦作“ 鬓麋 ”。 鬓发和眉毛。 汉 刘向 《新序·善谋》:“四人……皆年八十有馀,鬓眉皓白,衣冠甚伟。” 宋 陆游 《照潺湲阁下池下》诗:“平生不镊白,霜雪满鬓眉。” 清 管筠 《紫姬哀词》:“仙子髩眉春黛染,美人衫袖落花娇。”

©2025 汉辞网HANCIW.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7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