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词语大全
带米字的常见词语有:半米兒、普米語、無米爲炊、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魚米鄕、白米飯、倉米、白米甕、長安米貴、八米盧郞、八卦米篩、當家方知柴米貴、老米飯捏殺不成團、魚米鄉、魚米之鄉、凌雜米鹽、淩雜米鹽、當家纔知柴米價、飛米轉芻、普米族、普羅米修士、數米充饑、旬頭米、黃米頭兒、克里米亞半島、顔米、一拿小米數兒、擲米作珠、紅糯米、爲五斗米折腰、巴米揚、糲米、納米比亞共和國、魚米之鄕、倉小米、二米飯、顛米、八米詩、開司米龍、鬧米湯、糯米腸、糯米紙、小米加步槍、數米而炊、開司米、約旦哈什米王國、五斗米師、餉米、江米人、还可以查询米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含有米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米高梅 | 辞典解释米高梅mǐ gāo méi 美国著名制片公司。其名称代号 M.G.A为米都罗.高尔文.梅尔斯(Metro Goldwyn May-ers)的简称。 |
米贴 | 米贴 米贴,是汉语词汇,释义是米价补贴。是一种生活津贴,出处是 茅盾 《子夜》。 |
多米尼加共和国 | |
擲米作珠 |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姑欲见蔡经母及妇姪。时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乃知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得米便撒之掷地。视其米,皆成真珠矣。方平笑曰:‘姑故年少,吾老矣!予不喜复作此狡狯变化也。’”后以“掷米作珠”为典,形容仙家变幻莫测的神通。亦作:掷米成丹 |
米穀 | 米谷 米谷(1918.11—1986.10)著名画家,擅长漫画,原名朱禄庆,学名朱吾石。笔名除米谷外,还有MK、李诚、石兰、令狐原、封宁等,海宁斜桥人。 |
酒米 | 酒米 (用来酿造黄酒的糯米)糯米在一些方言中被称为酒米,通常用来酿造黄酒。 酒米的特征: 酒米特重淀粉,同时希望尽量减少会造成杂味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酒米的米粒通常较食用米大且柔软,淀粉质多,中心富含淀粉的部分呈现乳白不透明状,称为“心白”。心白有许多微小的空隙,利于曲菌菌丝深入,让淀粉转化为糖份。 酒米 (酒糟鼻的方言)糯米在一些方言中被称为酒米,通常用来酿造黄酒。酒米的特征:酒米特重淀粉,同时希望尽量 |
巴米揚 | |
數米秤柴 | 犹言数米而炊,称薪而爨。形容生活困难或勤俭持家。 |
吃生米饭 | 同“吃生米 ”。 |
金門索米 | 同“东方索米 ”。 |
亞米契斯 | |
魚米鄉 | 鱼米乡 鱼米乡是一个餐馆,位于武汉市,主营家常菜。 |
塔塔米 | 塔塔米 塔塔米,拼音是tǎ tǎ mǐ,是一个日语音译词。 |
爲米 | 指为家计而出外做官。语出《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句。 |
荒白米 | 荒白米 荒白米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huāng bái mǐ ,意思指土地已荒圮,但还须按户籍摊派折实征敛的赋税。 |
普米語 | 辞典解释普米语pǔ mǐ yǔ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共通语言。通行于云南省兰坪、宁蒗、维西、丽江等县。方言差别较大,复辅音和复元音较多,部分地区元音分松紧。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形容词在被修饰词之后,动词的人称、时、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加成分表示,一部分表示趋向的前加成分兼表时间。 |
帕米尔高原 |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Pamirs,亦作Pamir),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 “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该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 |
御米 | 御米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50厘米。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叶片长卵形成狭长椭圆形,长6~30厘米,宽3.5~2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而抱茎,边缘具不规则粗齿,或为羽状浅裂,两面均被白粉成灰绿色。花顶生,具长梗,花茎长12~14厘米;萼片2,长椭圆形,早落;花瓣4,有时为重瓣,圆形或广卵形,长与宽均为5~7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黄色;雌蕊1,子房长方卵圆形,无 |
数米 | 比喻生活贫穷。 |
糴米 | 辞典解释籴米dí mǐ 买入米粮。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杨执中将这银子,唤出老妪,拿个家伙到镇上籴米。」 |
圣米 | 圣米 圣米 shèng mǐ 古代对荒年可以疗饥活命的粮食的敬称。常指野生稻米。《新唐书·杜悰传》:“时方旱,道路流亡藉藉,民至漉漕渠遗米自给,呼为‘圣米’。”《新唐书·五行志二》:“﹝大中﹞六年夏,淮南饥,海陵、高邮 民於官河中漉得异米,号圣米。”《宋史·真宗纪三》:“己亥,泰州言,海陵草中生圣米,可济饥。” |
江米 | 江米 江米属于糯米的一种,糯米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籼糯米就是江米,外形细长:粳糯米为圆糯米,也叫圆江米。江米形状细长,圆糯米形状短粗,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 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很多地方逢年过节都有吃年糕的习俗。人们在元宵节(正月十五)吃的元宵也是由江米粉制成的。 |
五斗米道 | 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东汉顺帝(公元125—144)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主要在农民中传播。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初入道者名为“鬼卒”,骨干称“祭酒”,以“治”为传教单位。传说汉安二年(公元143)已发展为二十四治,绝大多数分布于今四川境内。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相传还信奉《太平经》、《正一经》和《五斗经 |
米粣 | 米粣 “米粣”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粽子,陆游 《春晚叹》有所记载。 |
擲米成丹 | 见“掷米作珠 ”。 |
仓小米 | 陈仓的旧米;陈碎米。 |
平米法 | 平米法 平米法亦称“均征加耗法”。明中叶周忱创行于江南的一种调整赋役负担的方法。明代土田之制分官田民田两大类。官府课征于官田的田租和民田的田税负担悬殊,田租往往高于田税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附加漕粮损耗 (即“加耗”) 也是租重税轻。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大量田租逋欠,而且迫使大量人户逃亡。宣德八年 (1433年),江南巡抚周忱在苏州知府况钟的协助下,首先在苏、松地区创行平米法。 |
米色 | 米色 米色是介乎于驼色和白色之间的一种都市色彩,它具有驼色的优雅大气,但又比驼色多了几分清爽宜人;它具有白色的纯净浪漫,但又比白色多了几分温暖和高贵。在都会女子的衣橱里,米色没有橙色亮丽,没有黑色经典,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它的穿着率却极高。 |
红米 | 红米 (大米深层发酵而成的红色霉菌)红米起源于中国,距今大约有1千多年的历史,是在大米中液体深层红色霉菌发酵精制而成的一种大米。它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米质较好,营养价值也较高,微有酸味,味淡,是南方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可作饭粥,可作汤羹,还可加工成风味小吃。 |
穄米 | 穄米 jì mǐ 穄米 去壳后的穄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纔明即卖穄米饭,巡门叫卖,亦告成之意也。” |